7月16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组织的“低碳高效双联纯铝提纯方法与装备”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在广西南宁召开。该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和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孚实业)合作完成。
7月13日晚上,北京亦庄新城凉水河公园,今年最大的“超级月亮”吸引众多市民驻足、拍照,小河、绿地、大风车(风力发电机),让人仿佛置身某个旅游小镇。
“鼓励做出碳中和承诺或宣传的大型活动组织者,优先实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再通过碳抵消等手段中和大型活动实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碳中和”。近日,河北省《大型活动碳中和评价规范》由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实施。
7月21日,生态环境部召开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的主题为: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在发布会上介绍环评改革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第一个履约周期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是全球覆盖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启动一年来,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截至2022年7月15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2亿元。
日前,江西省人民政府出台《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3%;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国家确定的江西省目标值,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的总体目标。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近日发布《关于下达2021年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22〕12号)。中国人民大学新增3个学位授权点,其中2个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为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的“碳经济”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成功获批。
电力行业加快清洁低碳转型 入夏以来,我国部分省份持续高温酷热,同时叠加各地加快复工复产复市,电力需求快速攀升。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7月13日,全国调度发电量达到278.54亿千瓦时,最高调度负荷达到12.22亿千瓦,均创下历史新高。
随着“双碳”目标的制定和落实,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开始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双碳”目标对推动我国绿色低碳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地缘冲突、美欧发起多轮对俄制裁等因素导致国际社会动荡不断,这同时也给我国的绿色转型事业带来很大挑战。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为我国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明确方向。
本报讯 记者朱妍报道:7月18日,远景科技集团(以下简称“远景”)与西班牙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在西班牙建设欧洲大陆首个零碳产业园,并将布局动力电池超级工厂、智能物联技术中心、绿氢工厂、智能风电装备等业务,旨在助力西班牙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和智能数字技术生态。
152 6996 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