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在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结合实现“双碳”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建设。能源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特别是要素和资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类商品生产形成的重要基础支撑。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构建全国统一能源市场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对于推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能源动力保障、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2年7月15日,全国碳市场运行一周年系列活动在武汉举行,全国百余位政府领导、专家学者、金融机构代表、研究机构代表、碳市场服务机构代表及企业界人士齐聚一堂,总结全国碳市场建设的经验和成效,共商碳市场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由武汉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和武昌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全国碳市场运行一周年系列活动之“共商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论坛在东湖宾馆顺利召开。
全国碳市场启动迎来一周年之际,在商道融绿主办,亚洲投资者气候变化联盟(AIGCC)联合主办的2022年中国责任投资论坛夏季峰会上,相关专家就如何推动价格机制促进碳市场健康发展,金融从哪些方面助力低碳转型等,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全国碳市场自去年7月份启动以来,在首个履约周期内,全国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碳登)登记资产总额逾5000亿元(人民币,下同),2162家发电行业重点控排企业全部完成开户。全国碳市场一周年系列活动15日在武汉举行,记者获悉上述消息。
在陕北的延长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刚投产不久的年处理30万吨二氧化碳捕集装置正在高效运行。这套装置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将工业领域产生的二氧化碳捕集提纯,然后通过闪蒸、压缩、冷凝等技术将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再封存注入到油田中,代替传统的驱油原料,既降低了企业成本,又实现了碳减排。
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启动一年来,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收官,碳市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国成功运行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一年来,推动企业低成本减排作用初步显现。业内权威人士表示,将逐步将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多高排放行业,逐步丰富交易品种、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提高碳市场交易的活跃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政信投资集团共同参与的研究课题成果在国家核心学术期刊《价格理论与实践》正式发布,阐述了新基建实现“双碳”目标之间的逻辑,探索“布局新基建与实现‘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实现路径和逻辑架构,论证了新基建的发力方向,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进而推动未来经济实现低碳、绿色、智能高质量发展。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人民法院贯彻落实党中央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决策部署,制定出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森林资源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明确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则,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林草资源总量和质量、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具有积极意义。”在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谈及如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服务保障,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临萍作上述表示。
记者近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公示《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第四批参考产品(技术)目录》,同时提出鼓励和引导工业企业改善电能质量,加强用电设备改造和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用能效率和需求响应能力。
152 6996 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