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科智慧-中国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众多品牌商家
数字化转型的口碑之选

为你呈现经典案例玩法、热门产品动态、行业前沿资讯

2022零售连锁品牌
数字化运营及策略报告

通过4大维度数字化升级洞察,呈现数字化零售2.0全新图景

数字化工具让地方降碳看得准
数字化工具让地方降碳看得准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等16部门印发《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工程”,包括出台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制定地区、重点行业、企业、产品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标准等具体要求。

《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
《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提出,“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

家纺龙头落实“双碳”战略 罗莱生活发布碳中和路线图
家纺龙头落实“双碳”战略 罗莱生活发布碳中和路线图

8月1日,家纺企业罗莱生活(股票代码:002293)发布企业碳中和路线图,力争在2028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

从零搞懂碳市场:一个中国普通企业的碳交易之路
从零搞懂碳市场:一个中国普通企业的碳交易之路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中国的碳市场,也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碳市场之一。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7月29日发布的全国碳市场周报成交数据显示,7月29日当周全国碳市场合计成交碳排放配额(CEA)36.17万吨。上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95亿吨,累计成交额85.28亿元。

打造“无废城市” 引领江苏海安绿色低碳新时尚
打造“无废城市” 引领江苏海安绿色低碳新时尚

为响应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南通市海安生态环境局积极推进《海安市“无废城市”建设方案》的编制工作,持续推进固废减量化治理、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创建海安市绿色发展新生态。

森林土壤碳排放有了数据库,竹林碳排放速率最大
森林土壤碳排放有了数据库,竹林碳排放速率最大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仍在加剧,森林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而备受关注。精确估算森林土壤碳排放,可以为评估碳收支奠定科学基础,助力服务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能源与碳达峰碳中和论坛”举办
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能源与碳达峰碳中和论坛”举办

为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和能源技术融合创新,以数字化转型助推能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7月29日,由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国网数科控股公司、中国能源研究会承办的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能源与碳达峰碳中和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工信部、国家能源局、中国能源研究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国家电网公司相关负责人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和英国驻华大使馆相关业内专家围绕能源数字化转型作主旨报告。

欧洲央行:碳价持续上涨可能引发企业连锁破产
欧洲央行:碳价持续上涨可能引发企业连锁破产

7月25日,欧洲中央银行发布关于气候变化报告并警告说,碳价格持续上涨可能引发企业连锁破产。

电网企业推动碳市场碳金融发展思考
电网企业推动碳市场碳金融发展思考

全国碳市场启动一年来,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成为全球覆盖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有力促进了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发展碳金融,激活碳市场的金融属性,能更好发挥市场作用,促进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实现。电力行业是碳排放最大的行业。因此,电网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积极融入碳市场、发展碳金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我国首单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公募REITs登陆资本市场
我国首单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公募REITs登陆资本市场

7月26日上午,市属国企深圳能源集团作为原始权益人的鹏华深圳能源清洁能源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成功举行上市仪式,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标志着我国首单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公募REITs登陆资本市场。

成都电子科大学发表我国“碳中和”交叉学科研究成果
成都电子科大学发表我国“碳中和”交叉学科研究成果

近日,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学院胡维昊教授团队和经管学院白春光教授团队再次“电气+经管”跨专业合作,在国际顶刊《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上发表研究成果《Study on the decarbonization in China’s power secto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arbon neutrality by 2060》。机电学院博士生罗仕华为论文第一作者,胡维昊教授为通讯作者。

客服热线

152 6996 6441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