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科智慧-中国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论文推荐:中国碳中和目标下交通部门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2022-08-23 15:21:34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是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转型。交通部门在我国碳排放中占有较大比重且仍在继续增加,加快推进交通部门低碳转型极为迫切。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彭天铎与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欧训民副教授、袁志逸博士、任磊博士合作开展碳中和目标下我国交通部门低碳转型路径研究,研究成果《中国碳中和目标下交通部门低碳发展路径研究》发表于期刊《汽车工程学报》(2022年第4期)。论文主要结论转载如下:

清华大学 彭天铎 袁志逸 任磊 欧训民 分析了中国交通部门的碳排放现状和主要特点,结合已有的国家政策、目标和以往的研究,提出交通部门的碳中和发展路径。

交通部门能耗和碳排放趋势对中国能否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有着重要影响。在当前以油品为主的燃料结构以及以道路交通为主的运输结构下,如不实行积极的低碳转型政策和举措,中国交通运输部门将无法在2030年前后实现碳达峰,2060 年碳排放也将高于当前水平。模型仿真结果显示,碳中和目标下,中国交通部门碳排放应努力在2030年前达峰,2060 年控制在1亿t以内,力争实现近“零排放”。

交通部门实现碳达峰和近“零排放”的主要障碍包括随经济增长而来的运输需求持续上行、民航和水运的减碳技术选择有限和道路货运脱碳难度大等。为克服上述困难,交通部门应重点从以下 四方面发力:

(1)发展替代燃料技术,提高新能源汽车、氢能飞机、电动飞机、氢能/氨能船舶、高铁动车组和电力机车的渗透速度,力争 2060 年乘用车、出租车和公交车完全电动化,货车车队中燃油车比例降至 5% 以内。2060年机队中氢能飞机和电动飞机占比接近40%。船队中电动船舶和氢能船舶等新能源船舶保有量在2045年后快速增加。

(2)大力提升交通工具能效,2060年交通能耗强度比2020年减少10%~50%。

(3)加速运输结构优化,促进城间客运结构向高铁转移,城市客运结构向公共运输转移,货运结构进一步推进“公转铁”和“公转水”。

(4)综合运用多种低碳技术,特别是加大先进颠覆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客服热线

152 6996 6441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