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份,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6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2年版)》的通知,指出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
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做好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近日,科技部有关负责人就《实施方案》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近日,由西安铁路运输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的赵某非法占用农用地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一案公开开庭审理。据悉,该案是一起林地碳汇(植物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价值损害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8月21日,记者从河南省科技厅获悉,近日,河南省科技厅会同河南省发改委、河南省工信厅、河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发布首批省绿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基地)培育名单。其中,包括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等30家示范企业和河南师范大学等4家示范基地,涉及材料、电气、化工、环保服务、机械制造、建筑建材、节能、矿产冶金、农业、生物医药等10个领域。
在20日召开的2022国际标准化大会上,国际电工委员会提出,由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国际标准框架体系,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双碳”战略已成为新时代标志性的国家战略目标。它不单单是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系统性变革,更是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
“到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产业、能源、运输、农业投入与用地结构明显优化,发展质效走在前列,新旧动能转换取得突破,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这是山东省烟台市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出的工作目标。
当地时间8月15日,德国宣布将从10月份开始征收天然气附加费,具体金额为每千瓦时2.419欧分。与此同时,极端高温和干旱天气,也给德国的电力供应提出了严峻挑战。德国电价近日达到每兆瓦时400欧元,不仅屡屡打破历史纪录,且涨势未有任何减缓苗头。
“广东省温室气体排放源主要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8月17日,广东省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举办2022年东莞市生态文明大讲堂之“双碳”战略专题宣讲活动,系统介绍广东“双碳”战略的部署和现状,交流、探讨东莞如何推进“双碳”战略建设。中科院广州能源战略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黛青进行授课并现场答疑。东莞市生态环境局领导班子以及局相关科室负责人、碳达峰重点工作相关单位代表、涉气企业代表、环保公司代表在现场参加活动,生态环境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及上千名网友通过网上直播聆听了讲座。
8月4日,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简称碳星)“句芒”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其主要任务是监测陆地生态系统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句芒”是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中的木神、春神、东方之神,主管树木的发芽生长,碳星取名“句芒”,意为它能监测陆地森林和植被的碳汇水平。
152 6996 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