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温室气体排放源主要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8月17日,广东省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举办2022年东莞市生态文明大讲堂之“双碳”战略专题宣讲活动,系统介绍广东“双碳”战略的部署和现状,交流、探讨东莞如何推进“双碳”战略建设。中科院广州能源战略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黛青进行授课并现场答疑。东莞市生态环境局领导班子以及局相关科室负责人、碳达峰重点工作相关单位代表、涉气企业代表、环保公司代表在现场参加活动,生态环境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及上千名网友通过网上直播聆听了讲座。
赵黛青长期致力于气候变化应对策略、能源转型战略、低碳发展公共政策、科技创新路线图等方面的研究。宣讲活动开始,赵黛青就展示了一组数据:1850年到2010年的100多年里,全球表面温度提升约0.76℃;2016年到2020年的五年里,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革命前升高1.1℃。温室气体剧增导致气候变暖,引起了气候反常、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农作物减产、病虫害增加等危害。
目前,全球主要国家普遍将控制碳排放作为国家战略,并据此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碳减排是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更新最活跃的领域,是大国博弈的制高点!”赵黛青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实现碳中和,需要创造新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朝向碳达峰、碳中和努力的进程中,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但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依然面临着巨大压力和重重困难。广东省正在积极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1+N”政策体系,赵黛青从顶层设计出发,解读《
“双碳”目标对东莞绿色低碳经济体系、能源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2022年,东莞研究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开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新阶段。
赵黛青认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东莞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核心竞争力、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重大机遇。在宣讲活动中,赵黛青从能源体系和产业结构调整、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构建、碳汇能力提升、绿色科技创新和应用等方面具体分析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和举措,对东莞推进和实践“双碳”工作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152 6996 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