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世界,能源无疑是当前最值得关注的领域之一。无论是东欧战事下日益凸显的欧洲能源危机,亦或是多年前汽车行业开启的新能源变革,无不展示可再生能源在当今世界格局下的战略地位。
准确可靠的碳排放数据是全国碳市场有效规范运行的生命线。2021年下半年以来,主管部门陆续披露的多起碳排放数据造假案件看来,不少问题都与燃煤元素碳含量检测及其背后煤样采制、煤质化验、检测报告编制等关键环节有关。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钢铁、有色金属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对于我国稳增长、保就业、防风险,增强产业链稳定性和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钢铁、有色行业碳排放总量不容忽视。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为21.1亿吨,位列第一;根据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2020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约7亿吨,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
记者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日前《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出炉,这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省级电网企业“双碳”行动报告。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由来已久,但长期高强度、大规模的矿产开采遗留下来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几乎遍及全国,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系统。近年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多次集中通报典型案例,公开点名批评部分地区认识不到位,违规审批矿山开采,导致生态破坏严重、环境问题突出,部分地区绿色矿山创建有名无实、生态修复严重滞后。绿色矿山沦为“问题矿山”,亟待高度关注并破解。
目前碳排放报告公开还存在诸多问题,在上述调研报告中,青悦发现仍有大量重点排放单位没有公开,且已公开的报告也有许多有问题,青悦正在与各地环保组织联系当地监管部门及相应上市公司进行推动。
在中宣部12日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是宣传倡导绿色金融理念的国际先行者。截至目前,绿色金融三大功能正在显现,五大支柱也初步形成,在支持中国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植物修复被认为是一种绿色、廉价和环境友好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式。然而,在植物修复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富含重金属的生物质,如果处置不当,会产生二次污染风险。因此,超积累植物生物质的安全处置非常重要,亟待研发一种既能安全处置这些含有重金属的生物质,又能实现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近日,欧盟委员会公布名为“REpowerEU”的能源计划,计划从目前到2027年,总投资2100亿欧元来逐步摆脱对俄罗斯能源进口的依赖。其中,2025年光伏目标装机量320GW,到2030年达到600GW。与欧盟2021年底光伏装机约170GW相比,意味着2025年装机量几乎翻倍,到2030年的年均新增光伏装机量超过40GW。
近日记者获悉,河北省发改委、河北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存量光伏复合项目占用耕地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对未形成工程实际占用的存量光伏复合项目,不得占用耕地等情况进行了规范说明,并引发多家媒体转发。
152 6996 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