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科智慧-中国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河北两村“因光废耕”被查

2022-05-23 17:52:51

因光废耕当休止。

近日记者获悉,河北省发改委、河北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存量光伏复合项目占用耕地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对未形成工程实际占用的存量光伏复合项目,不得占用耕地等情况进行了规范说明,并引发多家媒体转发。

经记者多方核实,河北省能源局的工作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证实了《通知》的存在并表示:“如有需要找石家庄市发改委或国土部门就能查看。”

400多亩已抽穗小麦被毁

5月13日,河北行唐县上碑镇里有四个村的村民向媒体反映当地为建光伏电站强占村民们家庭承包的责任田一事,有媒体报道称,当时已经毁掉了400多亩已经抽穗的小麦。

在随后5月19日发布的《关于石家庄市行唐县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清表问题调查处置情况的通报》(下称《通报》)显示,经初步核实,两村毁麦地块中有14户村民共40.39亩土地,未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流转委托书和土地租赁合同。

据《通报》称,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群众工作不到位、合同签订程序不规范、监管工作缺失缺位、施工违法违规等问题。目前,已责令项目停止施工,并对上碑镇党委书记和镇长给予免职处理。就行特新能源公司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涉嫌破坏生产经营罪立案调查,对项目负责人依法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光伏电站尤其是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需要较多的占用土地,一些地面电站少则几百亩多则上万亩,用地手续是否合法合规、有没有未批先建、违规占用等就成了新时代下用地监管的重点。”

严禁只有光、没有农、未互补

据《通知》要求,当前已形成实际占用耕地的,市县有关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项目以农为主、光伏为辅,农业与光伏产业互补共赢,同时不对土地形成实际压占、不改变地表形态、不影响农业生产,严禁“只有光、没有农、未互补”等情况的发生。

而工程实际占用耕地是指在2022年1月17日之前,光伏方阵设施已铺设完成的属于已形成。就已形成实际工程占用、但未完成项目用地审批的存量光伏复合项目,对照新明确的政策边界分别就项目建设规模与批复是否一致、已形成实际占用耕地数量开展核查,建立项目台账,作为后续项目建设管理以及土地预审、建设用地审批等用地手续办理的重要依据。

受上述政策影响,不具备建设条件的项目,由市级能源主管部门牵头,提出项目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及建设时限调整意见,于6月15日前将请示文件、项目调整统计表、市级自然资源部门新选址用地意见及拐点坐标文件报送省发展改革委。无法调整的应申请取消建设计划,相应建设规模纳入本市2022年项目申报范围统筹考虑。

祁海珅认为,随着双碳目标的到来,地面光伏电站的用地成本逐渐提高,很多地方政府也在利用光伏电站资源来吸引外来投资和其他产业的招商落地。

“有些项目为了降低用地成本和减少用地审批手续,在土地的取得上采用农光互补、林光互补等光伏复合项目模式,直接或间接租用、买断农民土地二三十年的使用权,按用地最低标准取得使用,光伏用地很可能就不符合政府政策。因为国家鼓励光伏项目使用戈壁、荒山、荒漠、荒沙等未利用地的租赁使用,但是河北省的这些未利用地资源不是很多。及时监管光伏用地、核查耕地占用等情况非常有必要,以避免事态严重了再去高成本的纠偏、造成资源浪费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祁海珅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

客服热线

152 6996 6441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