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为“南沙开发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自2012年获批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以来,十年间一直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不断提高产业资源能源效率,降低工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
目前,南沙开发区已初步构成以汽车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融合发展为主体、企业间生态工业协作常态化的生态产业网络,经济质量和效益持续向好,提质增效成效明显。在2020年度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情况考核中位列第12名,近五年跃升15位;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削减率、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例、区内人均工业增加值,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标准的2.2倍、2.3倍、4.6倍和8倍;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仅为创建标准、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和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分别下降至标准的1/4、1/5和1/10。
南沙开发区依托补链、强链、延链和智链,走出了一条贯通园区内外、融通产业链条的生态工业道路。
补链:打造生产、产品、物流和空间全链式生态产业
一是持续生产改造,建设绿色生态工厂。从能源及碳排放管理、大气污染源管理、水资源管理和废弃物管理等四个要点入手,在汽车制造全产业链打造环境友好型“绿色工程”。园区内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制造产业链便有15家企业先后荣获省、市清洁生产优秀企业称号;以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为例,连续多年实现废水100%循环利用,废水零排放,单位涂装面积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强度下降至6.31g/m2,远低于国家清洁生产的排放要求40g/m2,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
二是通过技术创新,发展绿色生态产品。园区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制造产业不断提高汽车零配件及整车产品的绿色、低碳、生态水平,实现绿色生产和产出绿色产品。2019年,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平均燃料消耗量下降至5.67L/100km,产品节能生态性能显著。世界仅有的两家可量产电子纸材料的生产商,广州奥翼电子有限公司发布了无须用电能维持显示的“云简签”和可重复印刷电子纸张,可减少资源消耗,进而降低碳排放。
三是推行绿色物流,实现产品低碳运输。通过核心零配件供应商的“就近配套”与“同步生产、同步物流”模式,园区内15家核心一级供应商每年向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提供的零部件占到其总采购规模的三分之一,实现原材料的绿色运输。通过实施场内物流“去中心化”改善和“低碳物流”方针,逐步降低产品物流的能耗强度,实现产品的绿色运输。
四是淘汰落后产能,腾出绿色发展空间。在创建期间,南沙开发区管委会根据园区生态产业方向规划,对部分不符合园区生态工业发展方向的、低能效、高污染企业实施淘汰,通过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必克强制衣厂、广州迪高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及时退出,为园区生态工业发展腾出空间。
强链:强化企业协同治理,促进产业链低碳化、生态化
南沙开发区生态工业发展主要依靠产业协作“自净”,通过企业间协作践行环境污染协同治理和资源能源梯级利用,通过绿色采购在产业链上传导生态工业和绿色供应链要求。
一是企业间污染治理协作,提高企业治污效率。为进一步减少废物排放,南沙开发区内企业间通过产业链上固体废物回用与综合利用、废水协作治理等污染治理合作,减少园区工业生产的固体废物、废水等的排放,提高生产的资源效率。广州捷士多铝合金有限公司为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提供生产原料铝液,同时回收发动机次品和边角料制作铝液;广汽丰田有限公司接收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和广州捷士多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后100%循环利用,实现整体废水零排放。
二是开展绿色采购,通过产业链网传导绿色生态要求。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制造产业链实施《绿色采购指南》,供应商积极主动消除或削减铅、镉、汞、六价铬等10种环境负荷物质,减少CO2和VOCs排放量等。园区电子信息制造业积极借鉴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制造业的产业链“自净”经验,提升产业链绿色生态化水平。例如,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从2012年7月份正式推行“丰田生产管理方式”,逐步形成绿色生态产业链网。
三是主动构建绿色生产交流平台,推动绿色生产。园区企业构建了以产业链为核心的包括生产供应商大会、品质月活动、供应商环境交流会等组成的绿色生态工业交流平台,有效推动绿色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应用,提高绿色生产水平。例如,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与周边供应商定期召开“南沙供应商环境交流会”,共享环境管理信息与经验,培训环境应急知识等,提升供应商的环境管理水平。对环境管理成效突出的供应商进行表彰,广州电装有限公司便因实施废水回收再利用技改,每年节约14200吨水和14.4万度电,被授予环境活动优秀奖。
延链:加强横向纵向产业融合,不断延伸生态产业链网
一是依托延链,生态工业发展融合园区内外。南沙开发区主动突破园区物理限制,开展产业链优化、延长,已经初步形成以开发区内黄阁国际汽车智能制造和万顷沙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两个核心区,区外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先导示范区、国际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和沙仔岛国际汽车展销贸易窗口共同组成的生态产业链条。
二是依托联链,生态产业发展融合形成链网。园区通过纵向延伸、横向耦合,在寻求产业集群内部之间物质交换、能量梯级利用链接潜力的同时,提升科技创新服务业对汽车、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为汽车、现代服务业提供前后端产业链,形成电子信息业集群、汽车制造业集群和科技创新服务机构集群之间的产业关联。由香港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园区内电子信息龙头企业之一,其子公司联晶智能电子有限公司以智能照明配件供应融入汽车制造产业链。
智链:强化制度创新与资源联通,加速产业链条间融通
一是粤港澳科技创新就地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依托香港科技大学领先国际的科研及教育优势,累计获得新一代信息技术及物联网、智能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与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等领域科研项目超800项,其主要科技成果在开发区内外就地转化,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园区现代高端制造业发展,提高园区发展的质量、潜力与驱动力。例如研究院成立的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孵化的广州码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精准室内定位技术服务平台“识路”,已为广东省人民医院、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南沙邮轮母港、南沙资讯科技园、广东省博物馆、长沙芯城科技园、 北京乐成中心、上海光启城、上海广场等上百家大型场景均提供室内外一体化的定位导航服务。
二是制度创新助力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提速。南沙近七年累计形成789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国家和省、市分别复制推广43项、119项、218项。商事制度改革、财政管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3项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跨境电商监管新模式、企业专属网页政务服务模式和智能化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等三项创新经验入选商务部最佳实践案例;试点企业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改革,从取得用地到拿到施工许可证最快15个工作日完成,最大限度放宽准入、放开准营;推出“一口受理”口受证联办新模式,实现“照、章、税、金、保”天(7小时)办结,银行基本户开户2天完成,除特殊审查事项外的准营事项,均可实现3天办结,实现准入和准营的同步提速;实施政府购买查验服务一项累计为企业节省费用超亿元。制度改革创新为南沙开发区生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大幅提高园区产业生态化、绿色水平。
三是科技创新加速产业链条融通,促进智能制造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园区电子信息产业与主导产业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制造业之间的产业链条逐步融通,为南沙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促进汽车制造产业链向智能化、多样化延伸。联晶智能电子有限公司依托广州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LED倒装芯片、先进半导体封装技术方面的技术储备,在万顷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建立联晶智能LED车灯模组研发和生产基地,为新能源汽车及自动驾驶生产智能LED车灯模组、高端智能照明和新型显示应用的LED封装光源和模组。广东芯聚能新能源汽车第三代半导体研发与生产基地已落户万顷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将实现电动车半导体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
四是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助力先进制造业布局。南沙区凭借科创力量的策源能力深度布局,推动经济发展提速提质增效。广州先进技术研究所与广州奥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深度产学研合作,承担企业委托研发项目90余项,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1项,申请国家知识产权700余件,初步形成“引才-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反哺研究所-引才”的良性发展循环。
152 6996 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