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气象局消息,“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在胶东半岛、黄淮、四川盆地等区域选址新建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16个气候系统关键观测区国家大气本底站全覆盖。
低碳交通如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公众如何参与低碳交通?什么是“碳普惠”?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低碳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共同举办了一场集聚专家、企业及公众代表的“我与低碳交通”线上访谈活动,共同探讨“双碳”话题。
浙江嘉兴平湖市曹桥街道横河新村,成片的屋顶光伏板带来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自发自用、余电上网”,该项目首期预计年发电量超20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消耗670吨,166户村民每年每户可实现增收4000元。
近日,包含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在内的湖南省碳达峰碳中和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湖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殿勋出席成立仪式并为专家颁发聘书。
“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6月15日是“全国低碳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联合发布在全国首创减污降碳“双指数”,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区域指数和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指数,并率先上线浙江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场景应用。
记者从内蒙古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内蒙古绿色建筑规模增长取得明显成效,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基础上,内蒙古已推进绿色建筑由单体、组团向小区化、区域化发展,在全区城镇规划区内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每丢弃300个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就会污染18平方米优质土壤。”“每生产150双一次性筷子就要消耗一棵30米高的杉松树。”当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出现在了全国低碳日活动宣传片《地球便利店》当中,让人们不禁陷入反思,我们可以做什么?
记者6月17日从生态环境部网站获悉,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和国家能源局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6月15日,联合全省各市州生态环境局开展形式多样的“2022年全国低碳日”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彩页、低碳科普手册、线上科普知识有奖竞答、科普视频展播等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知识及绿色发展理念和低碳生活知识。
6月15日是全国低碳日,主题为“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当天,天津市区两级生态环境部门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152 6996 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