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天津碳达峰碳中和运营服务中心云揭牌仪式在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城市能源革命高峰论坛举行,标志着全国首个政企协作的省级“双碳”运营服务中心正式投用。该中心将聚合相关行业力量,在能源信息融合、碳电市场协同、低碳绿色发展、碳金融、碳生态等领域先行先试,开启“双碳”服务新模式。
我国为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相继出台了《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等文件。
2021年,部分地区出现了限停产、限停电等“运动式减碳”现象。为避免此类现象再次出现,有必要根据中央“双碳”文件的部署,研判碳达峰过程中运动式减碳可能发生的区域和领域,并基于可能的诱发因素有的放矢地采取防范措施。
在山东高速济南东服务区,记者看到,高速公路边坡、停车场和屋顶等区域都安装了一排排蓝色的光伏电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源源不断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碳关税”)立法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欧洲当地时间6月22日下午3:40(北京时间晚9:40),欧洲议会全体表决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一读”文本,这是针对去年7月欧委会公布的“立法草案”的正式修正意见。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已经对俄施加了六轮制裁。但由于俄罗斯是欧盟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对俄制裁引起的反噬让欧盟国家处境艰难。面对“断气”危机,欧洲多国走起了“回头路”,将目光转向了此前一度计划淘汰的煤炭发电。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和荷兰已相继表明,将增加燃煤发电产量。
当地时间6日22日,欧洲议会以450票赞成、115票反对和55票弃权通过了碳边境调整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简称CBAM)的“一读”文本,这是针对去年7月欧盟委员会公布的“立法草案”的正式修正意见,欧盟碳关税立法取得重要进展。
6月13日至6月19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绿色低碳·节能先行”。新疆维吾尔各地各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宣传活动,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深入开展节能低碳宣传教育。
近日,中华环保联合会起诉中碳能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被告生态环境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在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正式立案。这是社会组织提起涉及碳排放数据造假、维护国家碳交易市场安全的第一批公益诉讼案件。
艳阳高照,天空湛蓝,沙钢5800立方米高炉巍然屹立,好一幅“钢城夏日图”。 随着一声长鸣扰动这静止的“画面”,高炉下方,一列载着铁水包的“电动火车”缓缓驶来。为切实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沙钢对铁水调度机车进行了从“油”到“电”的全面升级,单车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80余吨,也标志着全国第一个新型轨道电动机车产业化推广应用项目完美落地。
“3亿元屋顶光伏项目建成后,年可减少碳排放5.78万吨!”近日,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光伏办主任向昌林说,按减排量计算,相当于房县为地球贡献了350万棵大树。
为促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协同增效,推动污染源和碳排放管理统筹融合,实现固定污染源减污降碳的源头管控,支持本市“十四五”时期碳排放稳中有降总目标,近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编制了《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试行开展碳排放影响评价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据了解,此次《意见稿》中,全行业碳排放管控是北京市现阶段碳排放管理的重心。
152 6996 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