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科智慧-中国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众多品牌商家
数字化转型的口碑之选

为你呈现经典案例玩法、热门产品动态、行业前沿资讯

2022零售连锁品牌
数字化运营及策略报告

通过4大维度数字化升级洞察,呈现数字化零售2.0全新图景

绿电交易规则出台,新市场诞生还是新壶装老酒?
绿电交易规则出台,新市场诞生还是新壶装老酒?

近期,中国两大电网集团,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都陆续发布了绿色电力交易规则,貌似解决了广大企业的绿色用电需求,为电力交易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和利润增长点。而具体规则如何,是否又能如我们所愿呢?

国际“碳中和”大学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
国际“碳中和”大学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

5月29日,东南大学联合伯明翰大学举办2022国际“碳中和”大学学术会议,这是2021年两校发起成立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以来的又一重要活动。江苏省副省长马欣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用好“工具箱”确保煤炭保供稳价
用好“工具箱”确保煤炭保供稳价

煤炭是重要的基础能源,事关经济平稳运行和群众生产生活。从短期看,要继续用好用足政策工具箱,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从长远看,以煤为主仍将是我国能源消费的基本国情,要不断创新调控方式手段,不断丰富工具箱政策储备,确保在关键时期能够“粮草充足”。

欧洲能源交易所全面启动全球自愿减排碳市场
欧洲能源交易所全面启动全球自愿减排碳市场

记者从欧洲能源交易所(EEX)官网获悉,欧洲能源交易所(EEX)的专项自愿减排碳市场系列产品即将面向全球上市。EEX集团旗下北美Nodal交易所将在6月上市自愿减排产品,并计划于2022年下半年在欧洲的EEX上市自愿减排相关产品。

可持续航空燃料是民航业碳减排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可持续航空燃料是民航业碳减排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可持续航空燃料是控制民航业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关键技术手段,是民航业碳减排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必须加快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发展。

近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如果着手?如何建设?
近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如果着手?如何建设?

工业园区是工业产业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之一。在“双碳”目标下,零碳、近零碳工业园区建设近来成为热点。

江苏永钢发行全国首单绿色碳中和科创债
江苏永钢发行全国首单绿色碳中和科创债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钢集团”)近日在上交所发行2022年绿色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专项用于碳中和),发行规模为1亿元,票面利率5%,这是全国首单绿色碳中和科技创新公司债。

国网白银供电:降损减碳 打造绿色低碳电网
国网白银供电:降损减碳 打造绿色低碳电网

“通过新增变压器,将老旧台区划分成6个新的台区,提升了供电质量,规范了用电秩序,古城村台区线损率由9%下降至3%。”5月24日,国网甘肃白银供电公司城区分公司副经理王桂生在线损分析会议上介绍台区降损成效。

道路交通实现碳中和难度大吗?要花多少钱?怎么做减排成本最低?
道路交通实现碳中和难度大吗?要花多少钱?怎么做减排成本最低?

近日,世界资源研究所发布《迈向碳中和:中国道路交通领域中长期减排战略》(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如果中国能够如期实现现有政策目标与行业目标,到2060年,道路交通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有望在2020年的基础上减少50%。如果同时采取更积极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和运输结构优化措施,2060年的道路交通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可在2020年基础上减少95%,基本实现道路交通领域的碳中和。

重点行业如何减排?看看中国答案
重点行业如何减排?看看中国答案

“在亚太地区,92%或者说40亿人,都会有因空气污染所引发的疾病。有研究表明,99%的最严重污染城市都集中在亚洲地区。”在5月24—26日召开的亚洲清洁空气政策研讨与技术交流会上,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环境专家Karma Yangzom表示,亚洲国家必须尽快采取行动遏制空气质量的恶化。

实现“双降”目标,长三角“打样”!
实现“双降”目标,长三角“打样”!

作为国家战略先手棋和突破口,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将迎来发展新局面。 5月2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理事会举行第六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示范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中国地质大学吴巧生、王筱倩:如何全方位保障绿色低碳发展?
中国地质大学吴巧生、王筱倩:如何全方位保障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在错综复杂的新形势下培育未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全社会各行各业技术跨越式进步、产业跃迁性升级、消费提档升级高质量协同,推动中国经济稳步向前,既有难得的时代机遇,也有严峻的现实挑战。统筹推进区域、产业绿色低碳协调,在供需两侧形成优势互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用改革创新的方式做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策略、技术与资金保障。

客服热线

152 6996 6441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