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江西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发起成立江西省企业自愿减污降碳联盟,在全国率先发出企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集体声音,全省有41家“排碳大户”企业积极响应参与,标志着企业从“要我减排”到“我要减排”的重大转变。
浙江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创新省建设,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纳入2022年度牵一发动全身重大改革项目,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管理和制度创新,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日前,记者从江西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发起成立江西省企业自愿减污降碳联盟,在全国率先发出企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集体声音,全省有41家“排碳大户”企业积极响应参与,标志着企业从“要我减排”到“我要减排”的重大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部署“双碳”工作时提出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和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以及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等重要方面工作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并创造性地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工作迈入了新征程。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政府已经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印发了《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出台了科技、碳汇、财税、金融等系列保障措施。其中,市场机制是核心基础。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类交易市场,可以促进基于全局成本的价格信号生成和传递,并实现资源能源在各行业的最优配置,从而引导各类减排主体的边际减排成本达到最优。但是,目前,我国碳中和相关市场机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急需解决。
森林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是水库、钱库、粮库,也是“碳库”。 这个“碳库”究竟有多大?如何去开发?其中,又有哪些问题需要关注?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董事、常务副总经理高俊峰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专业解答。
152 6996 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