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科智慧-中国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众多品牌商家
数字化转型的口碑之选

为你呈现经典案例玩法、热门产品动态、行业前沿资讯

2022零售连锁品牌
数字化运营及策略报告

通过4大维度数字化升级洞察,呈现数字化零售2.0全新图景

垃圾如何变废为宝?走进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垃圾如何变废为宝?走进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这里,新能源实现更为有效的开发:波动的太阳能可以稳定发电,绿色氢能能够高效便捷低碳制取。

北京碳普惠启动,个人碳账本亮相“绿色生活季”
北京碳普惠启动,个人碳账本亮相“绿色生活季”

8月10日,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主办,绿普惠等承办的 “2022北京绿色生活季”活动启动,北京绿色生活碳普惠平台“绿色生活季”小程序暨北京个人碳账本正式上线。这是市民积极践行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参与减污降碳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湖州发布全国首个区域性 “碳中和”银行建设标准
湖州发布全国首个区域性 “碳中和”银行建设标准

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发布《“碳中和”银行机构建设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为当地银行机构稳步推进自身运营碳中和及金融资产组合碳中和提供了清晰路径和科学指引,成为银行机构提高气候环境风险管理能力、树立负责任的银行形象的标准范式。

宁夏出台《关于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导意见》
宁夏出台《关于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创新绿色金融发展,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近日联合宁夏地方金融局、宁夏银保监局、宁夏证监局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全球首个可量化评价的零碳工厂标准正式发布
全球首个可量化评价的零碳工厂标准正式发布

8 月 9 日,在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峰会上,中国节能协会与远景科技集团共同发布全球首个可量化评价的零碳工厂标准。

能源绿色转型 电力基建先行
能源绿色转型 电力基建先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不仅需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也需要适应新型能源系统的电网基础设施。涉及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端、电力输送、终端用能等各环节都与新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息息相关。

8月12日启动!2021年度深圳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
8月12日启动!2021年度深圳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

8月8日,深圳碳排放交易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度深圳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的通知》,通知提出竞价时间为2022年8月12日上午9:30-11:30。按照深圳碳市场2014-2021年各年度履约当月成交均价的算数平均数计算,竞买底价为29.64元/吨。

本报热评!在低碳领域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
本报热评!在低碳领域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要促进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并细化了在低碳产品开发、低碳技术创新等领域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具体要求。这给广大中小企业释放了一个信号:即使规模不算大、名气不算响,在“双碳”目标下,只要紧盯绿色低碳、深耕细分领域、实现创新发展,就有大放异彩的机会。

出台“绿色低碳十大行动”,上海宝山区打造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
出台“绿色低碳十大行动”,上海宝山区打造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

昔日的钢铁之城,立志要打造绿色低碳转型样板。日前,上海市宝山区召开转型发展推进推介系列专场之“2022年宝山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论坛”,围绕目标推出一系列举措。

宁夏出台《关于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导意见》
宁夏出台《关于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创新绿色金融发展,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近日联合宁夏地方金融局、宁夏银保监局、宁夏证监局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财税政策怎样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这次《意见》划出重点
财税政策怎样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这次《意见》划出重点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重要一项,财政部前段时间印发了《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原则、主要目标、支持重点方向和领域。这有利于让财税政策进一步体现绿色发展要求,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保障。

将碳排放权益直接界定到每位居民
将碳排放权益直接界定到每位居民

近日,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刘培林在“中国碳中和创新论坛首届研讨会”上表示,公平分配碳排放权加交易,是兼顾碳目标和共同富裕的最好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碳排放权益直接界定到每位居民。

客服热线

152 6996 6441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