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国网甘肃天水供电公司对该市农业、工业、商业(含旅游业)、学校、公安基层单位等5个领域开展了一次关于电能替代的意愿调查。调研结果表明,有20余户农业领域客户期待实现产业升级,6户运输企业将实现“以电代油”改造升级,10余户餐饮企业对全电厨房充满兴趣,60余户企事业单位希望完成电采暖替代。
近年来,天水供电公司紧贴电网节能、建筑供冷供热、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领域,为政府、相关企业等各类用户提供“电为中心、多能互补”的用能整体解决方案,为政府部门治理环境污染寻觅了一条有效途径,促进了经济社会低碳消费,还一方碧水蓝天。
守护碧水蓝天 “全电景区”助力
说起天水旅游,那必然要从麦积山说起,麦积山景区以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为中心,包含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等子景区,共有180多个风景点,是天水乃至甘肃省旅游业的一张金质名片。据统计,在2022年“五一”期间,天水市共接待游客51.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01亿元。天水市旅游资源丰富,将各景区进行“低碳”升级,以“全电景区”建设赋予绿色生态旅游新底色。
2019年,麦积山景区被确定为天水市首个“全电景区”试点单位后,天水供电公司首先对景区线路进行科学规划,实施线路绝缘化改造8公里,电缆下地4.36公里,让麦积山自然风光无障碍展现。新建10千伏线路3.71公里,0.4千伏线路8.31公里,新建及改造配电变压器12台,对景区采取双电源供电方式,极大提升了景区内的供电可靠性。
其次,该公司对景区内的农家乐开展电气化普及和排查工作,“域鑫”鱼庄就是首批电气化改造的受益者,改造后的“全电厨房”炒菜火力旺、油烟少,实现了无明火烹饪,每年还能节省1万多元费用,鱼庄一年收入在30万元左右。“和煤气灶相比,电炊具又便宜又干净又方便,厨师们都说好。”老板高喜英说。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也是麦积山景区打造低碳景区的迫切需求,早在2011年,天水供电公司就在景区投运了10台电动汽车充电桩,不仅保障了环麦积山景区旅游电瓶车正常运行,也为各地游客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提供了便利。
有了首个“全电景区”经验,天水供电公司积极主动对接天水市文旅局,将“双碳”目标融入白鹿仓、麦积山游客中心、青鹃山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苏湾民俗村等重点项目建设中。
今年以来,天水供电公司大力开展市场摸排,及时锁定推广目标,合理制定工作计划,落实项目库滚动管控,在乡村农业、工业用能、建筑生活、交通运输、新业态领域方面全面复制加以应用,累计排查降碳项目9725项,力争拓展电力市场完成电能替代电量1.85亿千瓦时。
低碳环保 绿色出行
“有了这试驾活动,让我们能亲身感受下电动汽车和燃油车的操控区别,不用在网络上了解资料,且充电桩如何办理、收费标准是什么,现场就能得到答复,你们这个活动很贴心。”7月10日,在天水供电公司携手比亚迪公司开展的“低碳环保 绿色出行”电动车试驾活动中,市民李先生这样表示。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自家小区是否能安装充电桩、电动汽车出行是否便利、公共充电设施是否完备都成为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为全面提升电动汽车消费者的服务水平,天水供电公司在简化流程、扩充布点、市县通行上下功夫,通过简化报装手续,把受理工单、现场勘查、线上报装等办电服务向前延伸,提供4S店协助报装、车企线上报装等渠道,贯通车企、车联网、网上国网等多渠道数据信息,打造车企经销商4S店“购车办电ㅡ装桩接电ㅡ充电服务ㅡ增值服务”一站式服务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
6月27日,天水供电公司在连霍高速公路(天水段)百花、甘泉、甘谷、鸳鸯4个服务区内安装7台630千伏安节能型箱式变压器、14台功率为120千瓦分体式直流充电机,系统配置刷卡和无线模块,支持刷卡计费和客户端支付功能,40分钟花费35元左右即可达到一台家用轿车的用电需求,有了它的加入,电动汽车行驶到兰州、西安等地都不会再有缺电担忧。
为加强天水市县域之间充电联系网,天水供电公司联合天水市羲通公交集团和县区公交分公司,在秦州区、麦积区、甘谷县、清水县、张家川县建立公交系统充电站并对外开放,为公共交通出行提供更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
截至目前,天水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2800辆。为方便广大群众充电,天水供电公司在大型公共场所、社区停车场建设了39个充电站、397个充电桩,有近42万千瓦时的年充电电量,年节省标煤68吨,节省燃油47.59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9.69吨。下一步,天水供电公司将积极跟进天水市城区内充电桩项目改造计划,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布局,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赋能百姓绿色出行。
因地制宜 打造清洁能源基地
7月4日,天水供电公司调度中心透露,天水市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发电量达到3.52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利用率达到93.28%,新能源并网及消纳能力显著增强。
截至2021年底,天水地区电源总装机为105.42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72.7万千瓦、水电装机0.52万千瓦、风电装机17.95万千瓦、光伏装机14.25万千瓦,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容量达32.2万千瓦,占比达到30.55%。
根据天水市政府发布的《天水市综合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十四五”期间,天水将围绕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大力发展风电、光电,因地制宜打造“陇东南清洁能源基地”。自2021年以来,全市已下达指标新能源项目共15项,总装机80.3万千瓦。截至2022年6月底,已投运2项,装机7万千瓦;建设中的项目有5项,装机29.5万千瓦,预计年内投运;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8项,总装机43.8万千瓦。
根据《规划》,天水市将以清水县和张家川县为重点,全力打造天水东部风光水电能源发展带,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建设风光水储综合能源基地,使可再生能源成为区域内的主要电源,逐步建成支撑新能源发电的电力体系,推动风电、光伏发电引领未来电力供应增长;以甘谷县、武山县和秦安县为重点,建设天水西北部综合能源发展带,构建风光火储能源生产供应体系,加强天水市与陇东地区的能源合作,承接煤炭资源异地转化利用,形成清洁能源、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格局。
为保障新能源产业发展,天水供电公司结合全市“五区五中心”建设和能源建设规划,专项研究天水东部、北部电网优化方案,自2021年以来新增布点110千伏变电站10座,新建投运330千伏宁远东变电站,大幅提升天水东、西部电网互供能力。同时完成5座110千伏变电站主变增容改造,有效满足了新城建设、旧城改造、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增负荷后的用电需求。(王宇琪)
152 6996 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