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科智慧-中国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聚焦“双碳”,衢州的绿色金融之路这样走

2022-07-08 16:41:19

7月5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21世纪经济研究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承办的'碳中和2060'与绿色金融论坛(2022年夏季)“气候投融资与中国未来”主题研讨暨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并发布《气候投融资与中国未来》智库研究报告。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二级巡视员谢剑锋在“城市案例分享”环节就衢州近年来的绿色金融发展进行了发言。

谢剑锋表示,自2017年获批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来,衢州市始终践行“两山”理念,以金融支持传统产业绿色改造转型的主线,体系化、专业化、特色化推进试验区建设工作,较好完成了各项任务,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低碳转型、科学跨越、协同发展的绿色金融改革之路。通过5年努力,我市绿色金融工作成效显著,呈现出“发展快、创新多、运行稳、质效好”四个特点。

在构建运行制度的体系方面,谢剑锋用“系统集成”作为概括:

按照央行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绿色金融发展思路,从标准先行、政策引导、创新驱动、数字智治四方面逐步形成覆盖领域广泛,地方特色鲜明的绿色金融体系。

例如构建了涵盖绿色金融主体、行为、产品评价等标准体系;构建13项绿金综合评价指标,建立了以政策意见为主导,财政、金融、监管、担保政策为补充的“1+N”绿色金融政策保障体系;综合开展绿色信贷、保险、债券基金等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形成了多主体、多层次、多行业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示范平台,形成功能丰富、便捷高效的绿色金融服务信息平台体系等。

聚焦“双碳”,在构建工业、能源、农业、建筑、交通和居民生活等六大领域碳账户体系方面,谢剑锋表示,衢州创新推出基于碳账户的金融应用场景,不断夯实数据基础、深化金融应用、智能减碳治碳,碳账户经营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一地创新全省推广的数字化改革最佳意义应用。

目前,碳账户覆盖全市239万社会居民、2718家企业、891个农业主体、114个公共建筑,实现碳账户数据采集实时化,核算评价现场集成应用多元化;依托“碳征信”构建碳金融超市,实现低碳资产精准识别,金融资产精准配置;制定全市统一的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将核算过程植入公共数据平台系统,构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碳排放监测网络。

谈及未来发展,谢剑锋表示,衢州将牢牢把握试验区转示范区的有利契机,按照“1446”工作思路,以探索基于碳账户的转型金融路径为主线,聚焦“双碳”目标、人与自然、共同富裕,创新理念、迭代举措,持续巩固深化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和普惠金融工作,从多元融合,打造产品服务集成示范;多跨融通,打造数字应用创新高地;多域共建,打造绿色转型引领样板;多面共促,打造共创共富先行示范等四方面,努力使衢州成为建设启动实施最早、政策保障最强、产品服务最全、数字赋能最好、金融生态最优、实践效果最佳的绿色金改示范区,打造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浙江样本。

客服热线

152 6996 6441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