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科智慧-中国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煤电减排都有哪些新花样?

2022-05-17 17:29:34

经过破碎加工的核桃壳,与燃煤一同送进锅炉——国家能源集团河北龙山电厂1号机组吃下了“新食材”。近日,该公司首次实现了燃煤生物质耦合掺烧发电,期间机组各项参数正常。

据了解,作为辅料的核桃壳可以改善煤的燃烧特性,减轻锅炉设备磨损。经测算,该厂每年掺烧10万吨核桃壳,相当于等效节约标煤5.7万吨,降低燃料成本1042万元,还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7万吨、二氧化硫生成量约1600吨。

上述尝试,正是煤电行业想方设法减排的一个缩影。在末端推进节能降碳改造的同时,部分电厂主动另辟蹊径,尝试从源头减少煤耗、降低排放。除了农林废弃物,城市污泥、工业固废等物质也被作为燃料。这些“食材”到底行不行,机组能不能“吃好”?

“食材”更丰富 节煤又减排

“推进煤电低碳发展,仅仅依靠机组自身提高效率、降低煤耗远远不够。要想实现更大幅度的碳减排,甚至达到近零排放,还须采用低碳燃料进行替换。”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毛健雄向笔者举例,生物质燃料碳排放强度为18克二氧化碳/千瓦时,是煤电碳排放强度的0.018。“生物质在替代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与其生长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可以相互抵消,对环境而言并无新增排放。由此,煤电机组掺烧生物质可实现有效降碳。”

客服热线

152 6996 6441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