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科智慧-中国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推进电动化是卡车行业减污降碳的重要举措

2022-05-13 17:49:50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和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今日发布完整版《2020绿卡榜:中国卡车及生产商绿色排行榜》报告。报告建议,推进电动化是卡车行业减污降碳的重要举措。当前,亟待明确“十四五”卡车行业减污降碳协同目标和路径,进一步完善排放、能耗等管理体系,制定机动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突破电动卡车使用瓶颈,引导卡车产业和货运行业绿色发展。

卡车电动化整体进展仍然缓慢

据介绍,占汽车保有量11%左右的载货汽车,碳排放占公路运输碳排放的比重高达50%以上,是公路货运的主体和减排重点。作为交通行业减污降碳重要举措,电动卡车市场在“十三五”期间不断发展。一方面,新老车企纷纷入场布局,市场竞争加强,且集中度稳步提升。另一方面,深圳、北京、成都等城市采取了包括开放路权等措施在内的政策组合拳,促使当地电动卡车得到有效推广,为电动卡车在下一阶段的货运行业减污降碳中持续发力奠定基础。

但卡车电动化整体进展仍然缓慢。2017—2020年,电动卡车销量一路下降,2020年销量仅达到2017年的1/3。2020年我国电动卡车销量渗透率仅0.78%,相对2019年甚至减少了0.24%,电动卡车在整体卡车市场中比例偏低。即便2020年重卡销量屡创记录,也并未对电动卡车整体销量起到实质性的拉动作用。同时,从电动卡车销量渗透率来看,卡车电动化进程远不及乘用车和客车。

政策是电动卡车推广使用的关键因素

分析显示,政策是电动卡车推广使用的关键因素。比如,2020年各车辆类型的电动卡车销量渗透率统计结果显示,应用推广政策较为倾斜的物流车和环卫车市场渗透率较高,分别为1.04%和2.18%,然而冷藏车的渗透率仅0.36%,自卸车和牵引车的渗透率甚至不足0.1%。

再如,电动卡车销售范围不断扩大,但各地卡车电动化进程却极不平衡。2017-2020年有电动卡车销量的城市数量从151个增加到249个,电动卡车的城市版图不断扩大。但政策差异却让各地卡车电动化程度有很大差异。比如,在国内前两名的卡车总销量最大的两个省份,电动卡车销量渗透率却只有0.21%、0.1%。

得益于环保压力向新能源动力的转化以及开放路权、运营补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试点推广等配套支持措施,无论是卡车销量大户的深圳、北京、成都等一线和新一线城市,还是卡车市场较小的湘潭、南平、十堰等四线城市,推广成效都颇为明显。这些城市的电动卡车销量渗透率排名前十。分析认为,货运需求差异、电卡应用场景受限等也可能是这两地电动卡车销量渗透率较低的因素。

电动卡车使用程度明显低于其他营运车型

电动卡车的使用程度也是体现电动卡车推广效果的重要指标。整体来看,电动卡车使用程度明显低于其他营运车型。《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研究报告》(2021)显示,2020年电动公交车、出租车上线率分别为89.6%、83.9%,然而同样在交通服务领域的电动物流车上线率仅为66.4%,明显低于前两者。对此,专家认为,部分电动卡车细分市场的使用程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比如,中、重型环卫车的上线率较高,达到81%以上,然而中型物流车和重型牵引车的上线率分别仅达到14%、34%。从区域角度来看,受到推广政策、路权、物流配送需求以及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的影响,电动卡车保有量较大的地区,使用程度未必较高。因此,在推广卡车电动化过程中,应该在推动销量、保有量以及渗透率提高的同时,同步提高电动卡车的使用程度,增加其利用率,才能真正的让电动卡车推广有效落实到减污降碳的层面上。

强化配套设施,有助于增强车主选择电动卡车的信心

我国在“十三五”期间通过加严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技术门槛,推动电动卡车经济性和动力性的提升。2017年发布的《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6〕958 号)明确要求电动卡车的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Ekg)不高于0.5Wh/km·kg。2020年发布的“财建〔2020〕593号”文件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0.29Wh/km·kg。降低能耗既是政策要求,也能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对生产企业来说同样是提高竞争力并进一步抢占市场的重要手段。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电动卡车的车系(品牌)电耗存在明显差异,目前销量大的产品的节能水平也并不领先。39个热销车系中,仅16个车系的电耗低于细分市场电耗均值,其余23个热销车系电耗均高于细分市场均值,最多高出93.3%。而部分车系的节能水平较高,但市占率却较小,市场销量排名甚至在50名以外。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对电动卡车能量消耗量的要求加严来看,政策明显对节能和经济性产品有所倾向。因此企业需要进一步增加低电耗产品的研发和宣传,用户也可以参考绿卡榜选择合适的节能产品。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交通项目主任成慧慧表示:“下一阶段应基于深入研究和分析,统筹规划设计,强化配套设施,增强车主选择电动卡车的信心,有助于提升卡车电动化水平和使用率。”

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布局情况、充电设施质量和维护等都会影响电动卡车车主的用车行为。报告建议各地政府应基于深入研究和分析,统筹规划设计,改善电动卡车使用环境,以提高电动卡车的使用率。强化配套设施,有助于增强车主选择电动卡车的信心,提升卡车电动化水平。此外,还需优化激励措施,更好地引导物流企业和个体车主选购电动卡车。

物流企业应提高电动卡车比例,提升绿色竞争力

报告还对物流企业和卡车司机提出相关建议。计算自身的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已经不仅仅是少数行业领先物流企业的实践,绿色车辆可能已经意味着获得更开放的路权等优势。物流企业应将“环保”算入经济账,优化车队结构,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车辆可能会带来更多价值增长点。物流企业应将车队电动化纳入企业战略规划,提高电动卡车的比例,提升绿色竞争力。对卡车司机来说,高排放车意味着更高的健康风险,低油耗的车则能节省油钱。卡车司机应尽可能选择“能耗低一点、排放少一点”的绿色车辆。条件允许的,可以选择电动卡车。长期来看,能为司机带来更多的健康保障和经济可持续性。

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执行秘书长李阳表示,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电动卡车作为“减污降碳”路径之一,它的市场规模将持续稳定扩大,市场渗透率快速增长,市场接受度也将再提升。

客服热线

152 6996 6441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