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头条由阡陌研究院出品。阡陌研究院是专注于碳中和产业研究与咨询的机构。
碳中和头条(原碳中和档案)59期(4月29日)采集碳中和产业最新情报15条,涉及政策法规 、能源电力、行业减碳、科技创新、碳市碳汇、绿色金融、企业路径等领域。
一、政策法规
1、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近日发布《关于调整煤炭进口关税的公告》。公告称,自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对所有煤炭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税率。
2、财政部发布关于组织申报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城市的通知。通知指出,试点城市要以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为目标,运用政府采购政策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着力打造宜居、绿色、低碳城市。试点时间为两年。
3、北京通州区印发“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通知要积极发展太阳能、风电、氢能等清洁能源、探索氢能利用、智慧化供热、冷热电三联供、储能、多能耦合应用场景,充分发挥市场化推动作用,吸引社会投资,大力推广能源互联网项目,试点示范氢能应用。
4、杭州萧山区正式发布浙江省首个县域用能预算化配额文件-《关于下达2022年重点企业预算用能量(第一批)的通知》。该文件明确了当地4200余家重点企业年用能额度,进一步推动企业主动开展能效管理。
二、能源电力
5、大唐集团与北京能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保障首都能源供应、氢能及储能、碳资产、科技创新等加强沟通,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6、中国电力与墨西哥斯莱克公司、正泰电器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墨西哥布艾图佩纳斯科港一期120兆瓦光伏项目。中国电力新源智储将在合作项目中提供先进储能装备和技术,标志着中国电力储能产业国际化迈出第一步。
三、行业减碳
7、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总工程师李新创认为,中国钢铁行业已经由原来的快速扩张的数量阶段转入了以加速重组、强化环保和低碳转型为代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钢铁需求也将呈现短期总体稳定、中长期逐步下降的整体趋势。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将以满足内需为主,构建高水平供需平衡。
8、山东印发“十四五”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到100%。“十四五”期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5亿平方米以上,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面积1亿平方米。
四、科技创新
9、我国科学家独创了一种二氧化碳转化新路径,通过电催化与生物合成相结合,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路径。该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催化》发表。
10、联合国环境署面向全球发布《第三极环境科学评估报告》。地球第三极包括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区,该报告是关于第三极环境变化的首个综合评估报告。报告评估了第三极在过去2000年和正在发生的环境变化,分析了气候变化、地表水体、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等不同过程对第三极环境的综合影响,预估了第三极未来水资源、高寒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过程的未来变化趋势及其复杂性。
五、碳汇碳市
11、4月2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10吨,成交额590元,收盘价每吨59元,无大宗交易。
12、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专门成立了“碳汇与生态价值评估技术委员会”,将准确核算评估“中国天然氧吧”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碳汇能力,摸清生态家底,为地方政府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撑和决策咨询,合理规划、设计碳中和的最优路径。“中国天然氧吧”是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标志首批品牌之一。
13、湖北省巴东县人民政府与广州市国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署《林业碳汇资源合作开发项目合同书》,就林业碳汇资源开发的实现、管理、交易和增值进行全面战略合作,该项目首期拟开发200万亩,每年碳汇量110万吨,预期年收益6765万元。
六、绿色金融
14、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环境学院教授蓝虹认为,企业多方面的利益都跟ESG挂钩,从企业中长期的价值提升,到向投资者传递有责任心的信号,吸引资本投资,再到规避社会和环境风险,以及助力企业走向国际市场,ESG这套行为准则及管理体系都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七、企业路径
15、华为发布《绿色发展2030》报告,该报告是《智能世界2030》的新系列,对数字化和低碳化如何协同促进绿色发展进行了深入阐述,同时围绕ICT技术使能绿色发展的三大创新方向,包括提升数字基础设施能效、加大可再生能源占比和使能行业绿色发展做了详细解读。
152 6996 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