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尝试去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看看这个时代到底在发生些什么。抽丝剥茧,除却“国际形势”“疫情”等大家司空见惯的因素之外,“平台”作为一个鲜明的主角映入眼帘。
走进平台,我们发现它的影响力之巨大已然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而这背后,是数亿依托平台生存的劳动者。他们没有办法被简单定义,也不属于过去对劳动者划分方式中的某一种。他们当中有的人高学历高智商,有的人做着基础的计件工作,也有的人被大量的人关注,举手投足万众瞩目。
我们将其统称为“平台工人”。
平台工人是谁?
平台工人的定义:工人 = 劳动换取报酬 + 不掌握生产资料
劳动换取报酬
工人定义的重点在于“以劳动换收入”,因此被称作“worker”或是“labor”。在社会经济学概念里,工人指的是“无产者”。区别于可以用收房租、股权升值等等通过资产获取报酬,工人依靠劳动换取报酬。不同职业名称只不过在描述在不同产业里的劳动方式,比如农民、程序员、外卖骑手,或者是医生、老师、餐厅服务员、游戏主播。今天谈到工人,若只联想到工厂里的劳动者是有失偏颇的。
平台让复杂产业链中的每个工作被流程化、标准化、数字化。比如外卖小哥,其实扮演了新型流水线中一个固定环节的劳动者。这种工业化的工作方式也是将这个人群称为工人的直观原因,但不是根本所在。雇农本质也算工人,工人的身份性质与产业无关,与付出的劳动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也无关。
《资本论》第 1 卷:“自由的工人,这里所说的自由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区别于奴隶和农奴,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
不掌握生产资料
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的运用,生产方式本身进步了,生产资料也在发生变化。农业生产中生产资料是土地,占有生产资料的地主,出卖劳动力的是农民。
工业革命之后,生产资料发生了变化,工人一词成为了无产者最广泛的表达。当电气革命、信息技术革命乃至今天的AI革命发生时,生产资料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大幅的变化,产业越来越发达和丰富,很多新的工种出现,工人的本质慢慢被模糊和忽视。
劳动者是结合生产资料才能让劳动力发挥价值的人。一个没有出租车的司机只是概念上的出租车司机,只有当他驾驶出租车工作时,其劳动力才能创造价值。
那么,今天一个自己租赁乃至购买汽车的网约车司机是工人吗?依然是的,因为平台本身成为了司机以劳动力获得价值必须依附的系统或工具,平台的连接功能正是新时代的核心“生产资料”。如同一个自己有扳手的螺丝工、一个有电脑的程序员、一个有相机的网拍摄影师,在今天依然是工人,因为他们不掌握核心生产资料。
《资本论》第 1 卷:“在自动工厂里重新出现了分工……实际操作工作机的工人和这些机器工人的单纯下手……除了这两类主要工人外,还有为数不多的负责检查和经常修理全部机器的人员,如工程师、机械师、细木工等等。这一类是高级的工人,其中一部分人有科学知识,一部分人有手艺。”
获取劳务报酬和不掌握生产资料是工人的基本要素。另一种更简单的判断方式是失业现象是工人阶级特有的灾难。只要正在经历失业或为失业焦虑,我们都是工人的一员。
2023
青山
平台工人主要工种概况
我国符合平台工人概念的人群超过2亿。近十年是我国GDP增速跌破8%并一路放缓的十年,但失业率基本稳定。因为这也是平台快速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行业、持续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推动要素重新配置的十年。平台工人数量很多,这个群体已成为就业主力。了解平台工人的生活状态,研究平台工人结构的演变,不论是从生产还是消费的角度,都有很大价值。
从与平台的关系来看,平台工人主要分为三类:
1.完成平台的搭建、运营和推广。如程序员、电商行业运营等。一般在平台全职就业。
2.根据平台规则,依托平台工具,接受派单完成工作。如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等。数量庞大,劳动关系灵活。
3.利用平台引流,完成服务。如达人、网拍摄影师等。常有兼职、个体户出现,工作方式弹性化。
我们选择了6个受关注程度高、对社会影响力大的工种,来展示平台工人群体的贡献和个体的挣扎。
常见的报告和文章中出现的行业人口数量统计,一般有三种口径,人数依次减少:
1.注册过。在平台注册过的账户数,体现了多少人曾经试图成为这种平台工人。例如滴滴司机总注册数为7000万。
2.工作过。一段时间内有激活过账户,说明多少人真的做过至少一次。例如美团去年获得过收入的骑手为624万。
3.常年从事此工作,以此为生、为主要收入来源。如多次使用账户、活跃在一线的数量,展示多少人是稳定在工作而非尝鲜或玩票。例如邮政系统统计的一线工作的快递员约为252万。
本文使用第三种口径作为对主要工种的平台工人的数量的统计。
平台的历史贡献和未来价值
疫情期间,外卖骑手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老百姓买菜、吃饭的难题,网约车平台组织了医护人员接送车队。特殊的三年里,所有人都切身感受到了平台不可或缺的重要性。2020年到2022年以来,国家对平台经济从“加强监管”到“实施常态化监管”。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在简述2023年工作重点时指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两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即强调“支持平台企业在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4月,市场监管总局提出采取五方面举措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向开放、创新、赋能方向发展,更加明确了平台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对平台的支持。
互联网平台发展的这三十年,“恰好”很多其他现象也在同步发生。平台已经实现了很多贡献,也还会持续产生价值:
1.承担支柱产业拐点后的就业接纳任务
城市化进程中买房者的花费变成了水泥建材工厂、房产销售等收入,支持了就业大户建筑业。城市化吸引了农民工进城,但城市建设用地增速常年远高于城镇人口增速,积累的城市常住人口超过户籍人口2.6亿,其中大部分是未能落户的农民工和随迁家庭为主的农村人口。互联网平台接棒房地产,作为新的大基建吸纳了大量农业人口就业,让城镇化真正得以健康的发展。
2.现代全球化的实现和发展
全球化曾以殖民和掠夺的形式存在,而世界进入整体和平后的,产业里的企业组织成为全球化的主体。 过去三十年既是互联网大平台涌现和渗透的时间,也是产业和企业高速全球化的三十年。有观点认为互联网其实并不是产业,不直接创造价值,而是改变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随着平台的发展,产品和服务生产进一步全球分工,甚至以个体而非国家产业为单位来创造价值再交换。平台成为全球各产业规模增长原因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让大部分人民的价值得以呈现
平台的发展让人类前所未有的平权。从能力和资源来说,少部分精英远超绝大部分普通人。但互联网上每次信息的传递,观点的互动,内容的表达,都是一次抹平背景差异的集体事件。往坏处想,这是网络暴力得以发生的原因;往好处想,平台能发现没有话语权但有优秀观点的话语,即便身边没有掌声,也能找到远方的呼应。
4.支撑个人选择
平台的发展让信息流动更快,各种观点百家争鸣。全球每一个个体的文化理念、心理归属、价值认同,都变得极度泛化,边界模糊。没有平台的出现,性少数群体不会如此迅速地从同性恋变成LGBTQIACPKDGNFXUREW等97种。价值观难有公允的二分判断,但人类一定是在多元化的趋势上越走越远了。
5.让热爱成为工作
平台提供了需求和供给的多样性和可能性。这种飞轮将不断创造新的消费市场,而这些市场最初更多都发自真心的热爱。平台让不愿做螺丝钉的从业者能做喜欢的事,让对生活的热爱成为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
6.平台是AI(人工智能)之母
平台对AI生之养之,没有平台的发展,就不会有人工智能的诞生。在硅基生命降生前夜,孕育AI或许是平台最重要的使命。互联网让单独的“计算机”成为了节点终端的“联网器”,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放大了这种网络效应,对人类日常工作、生活的思想和行为数据进行了无孔不入的收集。平台带来的“数字经济”让一切都“数据化”了,比如互联网把海量照片、绘画作品数据化,而这是AI有学会画画的可能的开始。当数据密度足够大,更新足够快,“大数据”打通了让AI可以“学习”从而逐渐变强的路径。
除了数据,平台的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所聚集的流量和资本,也贡献了做AI大模型的基础。中国人的吃苦耐劳构建起了庞大的平台工人的价值,国内的互联网平台对社会资源的调动和集中是实现AI大模型研发的前提。在AI大模型这场人类角度上和国家高度上不能输的战争里,平台是最初的土壤和持续的供养。
尾声
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已连续11年显著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数字经济并不只是虚拟经济,线上的背后是线下方方面面的“实”,而平台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平台经济作为数字时代生产力新的组织方式,深刻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对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平台有对消费端的“百亿补贴”,也有对生产端的“百亿农研”。平台企业并非慈善机构,但平台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各自基于企业自身目标的战略规划,在竞争中能够遵纪守法地持续发展,实际上完成了更好地发挥社会责任、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正外部性。而在即将到来的万物AI+甚至人类需要和机器人共处的时代里,平台作为一种敢为人先的组织结构和市场主体,对于我们国家在未来不落人后、追求更好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必要性。
而平台的价值和意义,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吸纳、整合、调动平台工人来实现的。每一位普通的平台工人每一天的努力工作,带来了我们百万亿GDP背后的衣食住行,带来了丰富的商品和服务,带来了安全和稳定,带来了精神食粮。工人从来都是创造主要社会财富的来源,在这个平台如此重要的时代,平台工人是社会的基石,经济的支柱。
流动是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从秦汉对江河和大道的整合,到现代的高速公路、铁路,再到当今数据成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平台和平台工人承载着商品与信息的流动,平台就是“流动的实体”,平台工人就是那一桨一桨划起流动的手。
目前能看到部分行业平台工人数量触顶,来自平台发展进程中必然的结构性变化。希望平台工人吸纳更多的就业,我们需要智能化的进步,更需要需求多样性的实现。AI、XR等新平台的出现也会再次带来新一轮的基础建设和新的上层内容的机会。
平台工人是我们身边的人,也是你我。在工作中让每个人找到在社会上的功能、价值和意义,是平台经济的时代里社会制度发展的必需要求与必然结果。在追求社会整体的效率、自由和平等的历程中,平台和平台工人举足轻重。
152 6996 6441